本报乌石10月22日电 (特约记者 符 导) 近日,记者从乌石农场获悉,该场职工种植的1万多亩槟榔喜获丰收。据业內人士测算,按目前收购价每斤9.2元计算,今年该场职工出售槟榔果的总收入有望突破1亿元。 据悉,从2005年开始该场职工大面积种植槟榔。当年,该场遭受建场以来最强台风“达维”的正面袭击,大片胶林被摧残,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。特别是南方、岭头分场经济损失更加严重。面对满目狼藉的橡胶林段,为渡过眼前的难关,原南方农场领导决定将部分处在风口的土地分给干部职工,根据地理环境条件,发展种植槟榔。至2008年,该场槟榔种植面积达1.3万多亩。种植槟榔1万棵以上的有5户,其中种植1000棵以上的农户占82%。 由于该场地处山区,土地肥沃,雨水充沛,具备种植槟榔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。这里的槟榔树长势喜人,结果多,果实表皮光滑青亮。据有关技术人员检测,在该地区种植的槟榔5年就能结果,相比旱区提前1-2年。 前几年,槟榔遭遇“致癌说”的影响,价格一度跌入低谷,平均每斤仅0.5元。2013年,中国农业科学院否认了槟榔致癌一说,还介绍槟榔作为四大南药之一,不但有“下水肿、通关节、健脾调中、治心痛积聚、青光病、高血压和驱虫”等功效,还有促消化、美容等效果。从此,槟榔价格开始回升,近年来屡创新高。 虽说南方分场地处偏僻,交通不便,但商家们还是嗅到了商机,在此开设槟榔收购点。现在,槟榔收购点遍布整个分场,在人口不足500人的思河集市,槟榔收购点竟达21家。干部职工种植槟榔也喜获丰收,赚得盆满钵满,以南富队职工李海添为例,他家种植槟榔1万棵,去年出售槟榔果收入40多万元。 如今,思河集市进驻的商贩多了,竞争也相当激烈。记者走访思河集市,看见很多摊点生意兴隆,每天最少收货有两三千斤槟榔果。客商林海生告诉记者,现在的槟榔果才采摘第一蓬,再过几天产量更多。 |